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关注房产近十年,一个60后的"大叔"谈房市心得,是涨是跌,请继续

发表于2013-02-26

我是一个60后,关注房产近十年了,写过不少关于房子的帖子,在这里发的比较少,原因是这里多空双方对立得比较严重。但近来似乎好些,特转些过来。

80年代,小平同志看着前门那几幢北京早期的商品房说过,我有几个儿子,别人我不管了,就是朴方,文革为了我受了苦,我想如果我买得起,也给他买一小套房子。房子对当年的领导人也不是容易得到的。

90年代,当时工资还不高,社会上已经有了商品房,但工资还不足以买房子,当时也没有贷款之说。后来看历史,才知道这些象房贷买楼花拍地皮之类的政策,都是香港人教会大陆的。可惜,当年,那个香港哥们还没有出现在大陆,或者,大陆的兄弟还没有听懂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总之,除了极少数人,当时,普通百姓,真是没有想到过自己还可以自己买房子。

发表于2013-02-26

2000年前后,当时国家经济形势其实是在低谷的,大家刚从疯狂地通货澎胀中一脸惊恐地惊魂未定。朱老总压住了cpi,但经济也给压得死气沉沉。政府想刺激经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想起了房地产,开始了住房改革,停止福利分房,改为货币分房。但当时老百姓普遍钱不多,而且由于是几十年的惯性,认为房子就该单位分嘛,凭啥让我掏那么多钱买?想不通。当时,是买方市场,那是肯定的。

在大家都不想买房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清醒人。醒悟的早的人,总是有的

发表于2013-02-26

2002年,有个哥们还买了一个叫做碧溪广场的商铺,正闹得不可开交,又是散步啥的。不知道这里还有人记得那个所谓的碧溪广场,是最早做分割小产权出售或者包租的房地产项目之一。当时的报纸上也一直在提醒房价太高了。身边有买了商品的哥们在计算着,房子涨了多少,慢慢地有了些感觉,但绝大部分人一直感觉似乎房子太贵了啊。贵得有些离谱了的说。眼界太小,把自己反而给局限住了。

话说当年,真是遍地黄金啊,现在想起来,想必捶胸顿足者大有人在。有眼光的人,总是有的,但有眼光的人,也总是少数。

记得当初一个美国回来的哥们,看到30来万就可以在北京买个小两居,特别惊讶,说这点钱(当时合3万多美金哈),还不够我在美国装修个厕所呢。

发表于2013-02-26

2006年,通过LJ买个一套二手房。那个时候还比较简单。我竟然连房主的面都没有见过,就把定金交了。价格也是跟中介砍的,房主也不知道哈。那个定金合同,也是漏洞百出。但好在,我们都是讲面子的人,都没有计较,中介费2%,竟然是买方和卖方一人一半。哈,北京当年还是有过这规矩的哈。

发表于2013-02-26

小区位置好,配套好,交通方便,房子的质量相当好,但就是因为物业费高(4块/平),小区的房价一直涨得很慢。4元的物业究竟多不多呢?我作为一个业主,还是喜欢小区物业服务好一些的房子。因为在国外住过,还住过纽约近百年的老房子,知道房子保值与否,与业主的素质和物业的关系相当大。所以个人很喜欢物业费高一些,物业好一些的房子。这一点,又犯了以个人喜好而不是大众喜好做为投资依据的错误。实际上,中国的老百姓,更喜欢一次性的多付出,而不是经年累月的逐月付出。物业费从2块涨到4块,每套房子每个月也就多个200到300块钱,一年才3000多,十年才3万多。但普通百姓,宁愿一次多付出30万,也不愿十年付出3万块。这就是人性。

教育百姓,是个痛苦的过程,这也不是我的工作。只能顺势而为,没有办法。

物业与房价的关系,是个大话题。还想表达的就是,物业涨物业费挺难的。也就是说,物价每年在涨,油价每年在涨,人工工资每年在涨,但物业费因为要面对众多业主,很难上涨。所以长期来看,大家的物业服务只能越来越差。这对房子的保值是致命的。只有现在物业费高的小区,才能保证在未来的几年,还有可过得去的保养。房子的升值才有保证。

知道北京东四环朝阳园有朋友可能有同感。

发表于2013-02-26

中国百姓对每月都要付出的费用的恐惧,源于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的担心。这种担心和恐惧,还将深深影响未来房产税的效果。可以讲,普征的房产税,将会造成房价的大幅下跌,这一点,与大家的认识相反,但我深信不疑。为解释这个问题,可以把房产税换算成物业费,按北京目前的房价或政府指导价,竟然高达17块/平/月。试想一下,有几个中国普通百姓接受得了这么高的物业费?有了普征的房产税,房价大跌是肯定的。上海和重庆现在的方案不是普征,不足为训。房产税的普征,似乎是必然的趋势。Zf没有地卖后,一定要靠房产税来填补资金的不足。全世界都如此。

发表于2013-02-26

07年,这年不是一种平静的一年,有很多大事要发生。印象最深的有两件大事。一是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大暴发,买基金成为大众的最热的话题。二是房价的暴涨。好在我还冷静。记得当时非常不合时宜的跟朋友讲,别看你们现在的股票挣了好多钱,但很快会再吐出去,连利带本都吐出去。这是人性在起作用。很不好听哈。但不辛基本上都言中了。很不忍心。
暴涨的房价啊,高得让人有些下不了手了。人们对可接受的房价的心理底线,是在一点一点地被调高的。找便宜的房子,成为我要完成的最大的事。

次贷危机在一点一点的发酵,北京的房价还居高不下。但我对房子这几年的体会和领悟,对房价还将长期上涨的信念深信不易。为了找到便宜的房子,四处寻找价值洼地,寻找可能的增值最大的地方。为此,甚至还专门去了首钢的搬迁地曹妃甸考察。但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讲,疲惫之师,长途奔袭,是兵家大忌,你那么一点钱,北京还容不下么?一句提醒了我啊。后来看起来,还是北京的涨幅最大。这一点,供愿意在老家,在海南,在沿海投资房产的朋友参考哈。远程投资要慎重。

发表于2013-02-26

在不断的追求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好老师。记得有一段时间总在朝阳公园西门看房子。遇到一个中介的朋友,他反对我专找大套的好公寓。说增值慢,出租困难。要买,就买好位置的小户型,这样的房子涨幅大,好出租。这是在不限购的情况下投资房产的一条真理。可惜,我没有听他的。
有时想,投资,最终可能就是投心态。投自己的心。心态和性格决定了我们的高度。越到后来,越坚信这一点,加强性格培养,修身,成了自己的功课之一。

发表于2013-02-26

中间还遇一个北京的房虫,跟他混得也比较熟。就叫他老张大哥吧。这是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房虫,他拍卖下一个房子完成过户后,立马挂了出去,最后只加了不到十万卖给了一个教授一家。我仔细分析过房虫这种操作方式,看起来在没有限购的情况下,这种快进快出的方式挣起钱来非常快,没有两个月就挣了10来万块钱,但其实,他的收益没有一直拿在手上挣的多。他的一入一出,国家和中介挣的,比他还多,他就在给国家和中介创造收入了。这牵涉到另一个跟投资相关的话题,就是时机和持有时间的关系,究竟哪个因素给创造的价值更多。

对于投资来讲,时机当然重要。看过一本关于香港房地产百年史的书,早期香港牛大发了的N多房地产公司,因为踩错了周期,6000点进去,1600点出来,都消失了,而踩对了点的如李嘉诚者,后来居上发了起来。所以投资选择时机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在中国这种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中的我们来讲,持有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好东西,尽量多持一段时间,反而收益更大。好东西,一定要拿得住。这一点,很快就再次证明了。其实,好东西为啥拿不住,还是与人性有关。战胜自己是件困难的事哈。

发表于2013-02-26

08年美国人搞出来的当初被当成是目的是给中国下套的次贷危机,越来越严重,经济开始下滑得非常严重,几家如雷贯耳的美国大公司说倒就倒了,大家都有点傻了啊。北京的房子,也在08年开始了一次深度回调。但政府的动作相当快,4万亿和鼓励买房政策立即出台,但其效果,在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怀疑的。人们很容易被悲观的情绪所感染,以致于温总讲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啊。中国快速发展的气不可泄。但当局者迷,我相信没有几个人敢说08年或者是09年自己一直信心满满。这么大的事,竟然就这么轻松地对付过去了。

北京的房价却在09年吃了伟哥似了暴涨起来,自己还没有发应过来,房价就涨到自己无法接受的高位了,你刚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价位,接受了以前想象不到的高价位,它最新价格就又高了,痛苦啊。这种经历,相信在09年关注过房价的朋友们深有同感。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