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再论鸿仕雅居临近地铁的便利性

发表于2009-06-30
   
   借由轨道交通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抵达市中心区域,其便捷性不是“几年之后我就买车”了这类肤浅的想法能够抵消的。
   我国的基本人居国情是:人口绝对数量大,居住密集,且逐渐向超大型城市集中,而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域往往集中在某几个地带,导致此类核心功能区域与外界的交通压力极大,堵塞是在所难免的。在我国发展私人汽车其实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人们在汽车梦的刺激下花费不高的代价享受了部分便利的时间不会太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超大城市中过分放纵汽车数量膨胀的恶果就会显现出来,微观上讲是交通堵塞、空气和噪声污染、停车位短缺,宏观上讲是能源危机,所有的汽车都将面临高昂的燃料费和附加费用(比如伦敦和新加坡征收的拥堵费,我预计我国必然开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再过十年,甚至五年,汽车将不再是美好生活的象征,而是笼罩在中国城市居民头上的一个梦魇。
   我们的基本情况决定了,即使在经济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也不能把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的生活方式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尤其不能照搬私人汽车这种东西。哪怕仅仅一小部分“先富起来”的国人要过上美国人那种以过分侵占并消耗资源的享乐生活,地球也是根本供养不起的。
   只有一种办法:发展公共交通。在地面道路被各式各样的汽车占满之后,发展轨道交通将是剩余的唯一可行选项,除非我们的GOV有魄力把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居住中心和贸易中心从那条狭窄拥挤的海岸线上向内陆迁移,到城阳乃至更北的地方,甚至模仿郑州或者合肥完全建立一个承载多种功能的新城区。目前,我看不到任何这种意图,因此,未来时代想要在青岛这个城市自由地穿行,地铁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汽车将来仍然是重要工具,但毫无优势可言,中将被中国特色的城市环境所淘汰,这个过程直到资源、道路以及经济适用性这三者平衡的时候才会结束。
   毫无疑问,占据了地铁沿线,享有此种便利的房屋必然成为其自身价值的一大优势。至于鸿仕雅居未来会不会涨价,要看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而以目前的形势看,按可比价格计算,房地产市场的全面回调甚至暴跌也都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其实我不在意地铁房将来的涨跌,只关注它能否让我便捷地生活。宜家家具的广告是: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我看大抵如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因此,在当下经营好自己的家远比盲目地怀揣投机客的狂热心态去预测未来走势更有意义。
发表于2009-06-30
地铁真正能够给我们带来便捷的时代还要好多好多年。。。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