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九旬“微尘”捐了钱又捐遗体 胶州道德模范坚持做好事用大爱诠释生命价值

发表于2014-03-26

昨天,是胶州一中贫困生小冯的生日,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多亏了一位九旬道德模范贺培初的助学金。已经到了耄耋之年的胶州市第四离休教师贺培初夫妇,一直乐于助人,哪里有难,哪里就有他们伸出的援手,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曾多次捐款。去年他们被胶州市评为“道德模范”,获得了万元奖金。近日,夫妇俩将获得的“胶州道德模范”万元奖金拿出来,资助两名贫困生完成学业。捐完款后,二老又完成了捐献遗体的登记手续。
       助困 万元奖金捐给贫困生
   “真没想到,贺老又将一万元的‘胶州道德模范奖金’捐出来,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昨天,胶州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段时间,90岁的老教师贺培初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带着一万元来到红十字会,希望捐给两名家庭贫困高三毕业生,资助他们上大学。工作人员说,他们仔细一了解,原来贺老是“2013胶州道德模范”,这一万元是“道德模范奖金”,他们赶紧安排志愿者们进行走访,有五名学生符合条件,经过贺老同意后,选定了两名特困生。
       爱心 夫妻俩是胶州“微尘”
   “贺老不止一次前来捐款了,只要在报纸上或者是电视新闻里看到国内某个地方有灾情,他们都是第一个来这里捐款。”工作人员小宋告诉记者,作为胶州市2013年道德模范,贺培初老人的名字多次出现在捐款名单上,汶川地震、雅安地震,贺培初夫妇每次都是慷慨解囊捐出1000元,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俩是胶州的“微尘”,前些年,贺老师来捐款时,往往是朝桌子上一放,扭身就走,工作人员拦住他,让他留下名字。他笑笑称,自己不图名,只是做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没有办法,工作人员只好按照青岛市有关规定,将这位捐款不留名的好心人登记为“微尘”。后来,经不住工作人员的软磨硬泡,他才在捐款簿上写下了“贺培初”这个名字,从而让人们记住了他。
       愿望 捐遗体多做一点贡献
   据了解,贺培初老人今年90岁,老伴秦裕娥今年84岁。1949年,他以大学生的身份参军,在海军联合做文化教员,后转入地方任教。去年4月份,贺老在捐完款后,竟然提出要和老伴志愿捐献遗体。 “这对老夫妻用捐献遗体这种特殊的方式回报社会,也是他们在晚年作出的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选择。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后,两位老人在子女的协助下,同时进行了遗体捐献登记,在郑重地填写完《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后,工作人员向两位老人发放了荣誉证书。
   早在五六年前,贺培初老人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不知道如何进行志愿捐献。去年才从报纸上得知有关规定后,当即向老伴提出这个想法。老伴不但没有反对,还同他一起填写了遗体捐献表,而他们的这种做法也获得了儿女们的赞同。 “人死后如果器官不能捐献,而是化成一堆骨灰,那真的毫无意义,倘若我死后还能帮助别人,也算是没在社会上白活一回了。”贺老说。
   “遗体捐献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造福于人类的善举,更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贺老品德着实让人敬佩。”红十字会秘书长赵涌表示,目前胶州申请遗体捐献的人数,在整个青岛市范围内所占到的比例较多。每年在中国,都有很多人因不能及时接受器官移植而死亡,科研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遗体捐献。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思想也随之进步,但目前遗体捐献仍存在很大的供求缺口。贺培初老人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他的一生很平凡,但用志愿捐献遗体的方式发挥“余热”,给社会带来正能量,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

发表于2014-03-26

大胶州威武

发表于2014-03-27

加油,胶州人民的榜样

发表于2014-03-27

加油,胶州人民的榜样

发表于2014-03-27

老人好样的

发表于2014-03-27

感觉很感人呐,现在这样的人真心不多了

发表于2014-03-27

能不能上感动中国

发表于2014-03-27

感动不了中国,感情青岛是没有问题了

发表于2014-03-27

感动不了青岛,感动地球是没有问题了

发表于2014-03-28

感动不了地球,感动银河系是没问题的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