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综合论述中国房地产前后十年发展现状(趋势)兼论城镇化

发表于2013-02-26

关于前十年房地产发展的基本现状,包括调控手段、高房价下的民生状态等等简单叙述,之后讨论城镇化和粮食、农业问题等等...

欢迎各位拍砖,手下留情.....

自从2006因为自己无房,居无定所而开始关注房子(非房地产),直到2008年初买房才开始真正关注房地产然后对经济开始感兴趣,紧接着开始系统学习经济知识,当然,我认为掌握经济知识得有一个好的前提,那就是对中国政治要有所研究!另外,熟读历史是必不可少的,读史以明鉴嘛!
经过五六年的虚心学习,在2013年春天到来之际,我决定写一篇较为系统的帖子,把所学、所思的成果与网友一起交流分享。

发表于2013-02-26

我特意在书上查询了上世纪末中国房地产的发展生存状态。1998年,是中国房地产业转折并发展的重要年份,这一年,中央政府决定取消福利分房政策!把房地产彻底推向市场。这一政策是针对当时萎靡不振的房地产市场现状而推出的一项宏观刺激政策。

看过的人也顶一下嘛,码字也不容易,也是我近几年来所学所思的结果嘛。不要只看那些道貌岸然的御用砖家和动辄套用经济术语的叫兽文论,我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我力能所及的把房市简明扼要的说出来。远比那些伪善的道德说教和貌似高深的经济学家来的有意义的多!

发表于2013-02-26

我争取把房市的毛 扒拉个干净,至少,要批出一些问题。呵呵


2003年,温接任后,建设部公布了国务院18号份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在要求"加强房地产贷款监管"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项目,要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这一年,中国发生非典疫情,有关数据显示:前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下滑到67%。但年底GDP依然达到9.1%,成为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房地产推动的强劲内需功不可没。

98年的住房改革,回头来看,这是必然趋势,也是比较成功的,当时住房市场的布局是以商品房为主,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辅的格局。但发展的途径和结果却是,经适房和廉租房被边缘化。

发表于2013-02-26

面这几组数据能说明什么?我们的政府一边高喊调控,所谓的国八条,十二条等等政策全部用上,乃至2011年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出台(限购,加大税率、提高首付等等)却不见得房价有实质性的回落(高层解释说合理性回归!)我们只闻鬼城之声回荡,看见房地产广告满天飞,却不见房价实质性跌落,何故?

上面的数据就能准确、负责任的告诉我们被蒙蔽的真相:楼市吸金,价格一路冲天,各种调控紧随其后或民意沸腾时加大推出调控政策,我们的政府一边在做样子调控(我宁可把其定义为在沸腾的民意前作秀),一边加大放水!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家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信贷的急速扩张维持了虚假的繁荣,我们的政府还沾沾自喜!之后的2009年,10年、直到12年,m2余额已经接近百万亿元!如此大肆印钞,再怎么调控也无济于事,房价如何能跌?即就是官方所说的合理性回归,都没有实现!!这说明了一个本质问题:我们的政府,压根就没有想让房价跌落!乃至合理性回归这种想法都没有!我们就要思索:为什么政府要维持高房价?这么做难道不怕经济奔溃?
大肆印钞的结果是,勤劳的中国老百姓辛苦所攒的钱,被泛滥的流动性给大幅稀释掉了。
近几年物价攀升,房价一路高歌!社会贫富分化,矛盾重重!为挽救目前中国楼市“预期跌落”而导致经济倒退,我们的政府开始后城市化。即所谓的新型城镇化。这一话题稍后再论。

发表于2013-02-26

市场经济的规律是什么?
商品自古以来有涨有跌,受供求关系所左右。纵观牛刀经济学说,供求观和市场经济规律观是支撑他的观点的两大要素。但是牛刀却忽略或者没有重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说房市,谈房价,这是在中国!我们的房市,处处有政府的手脚,有政府的宏观干预。你能绕开政治因素而大谈特谈所谓的市场规律吗?市场规律在政治要素面前不成规律,无足轻重..所以牛刀生搬硬套经济规律害了一大部分年轻人。不过,如网友们所说,他看似义愤填膺的背后,主要是为了卖他的书..
所以,要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中国房市存在的现有状况和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其实就是政府一直暗地里遵循的原则:政绩论、GDP论、利益分配论。
说对了,政治就是平衡各方利益的工具,人类产生阶级以来皆如此。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和平衡,结果最“不平衡:的却是劳苦大众..
........
至于什么供求关系,有涨有跌等经济规律在政绩、利益分配面前,都无足轻重。6年前,我初涉各大房地产论坛时,也是被牛刀看似激烈的言辞所吸引,对他的观点当时也很赞成呐。

发表于2013-02-26

今天跟美国回来的一个大学生聊天,他说,美国父母收入都在13万左右的人,连孩子三万美金的学费都觉得高,都不愿意出。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家庭,孩子的开销要占到家庭年开支的一半以上。这就是中国人的人性。对应的,就是教育资源良好地区的房子,价值自然要高出其它地区很多。

还比如,不能提高较多和较高收入工作岗位的地区,其房价是难以有较大上涨空间的。每天花费三个小时上下班,其辛苦程度,无法让人长时间忍受。如果还有孩子和各种家庭琐事,需要照顾,就更不能忍受。中国人在上班和工作间隙顺便打理琐事,也是习惯。住的地方离家庭太远,总是不便。这些地方的房子,总是过渡性质。

有些人一直想象如果退休了,可以住郊区,也是太理想化。其实,越是年龄大,越需要住市中心。方便是很重要的。

当年,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不是没有道理。

发表于2013-02-26

学过政治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要加一句,政治体制在权力上给力,经济体制在物质基础上给政治体制输血。这样的配套是社会进步最好的方式!问题是中国自古以来,政治制度往往只制约经济体制。为什么不建立一个完善的财税分配制度再进行其他的政改和经改呢?千百年来,我们要么对贪污腐败和官僚腐败阶层深恶痛绝谴责他们失去道德和良知,要么呼吁和盼望青天老爷或英明的君主治理腐败,却从没有认真思考过,腐败产生的根源和减少腐败产生的手段到底是什么??朱元璋穷苦出身,深受贪官污吏盘剥,他的思想体系中,认为元朝的垮台就是因为腐朽的官僚阶层把持朝政,民不聊生。所以,他创建大明王朝以后,就成立锦衣卫。为了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太祖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对贪官污吏尤其深恶痛疾!可是手段再残忍,力度再大,贪官污吏还是顶风作案啊,只不过相对比较少罢了。到了明朝中后期,贪官污吏盛行,民间土地兼并,崇祯帝上台后企图力挽狂澜,拿下阉党集团,力度不小嘛!无奈大明王朝气数已尽(内忧外患),他吊死煤山,还说什么“群臣误我”..励精图治、勤俭节约的崇祯皇帝,面对当时天灾人祸,农民流离失所,农民军起义,狼烟四起,关外蛮夷入侵的现状,崇祯帝成了“救火队长”,焦头烂额,可惜这个救火队长在孤身奋战,听信文官集团谗言,几个可用的军事大将被刚愎自用的皇帝不是灭掉就是替换或开除, 他再勤勉政事,也无奈扭转不了颓废局势。 大明灭亡,自然是必然了!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土地集中在大地主和腐败的官僚阶层中,

我把明史(各种版本的)看了两三遍,感叹历史,为崇祯帝所惋惜,设若当时崇祯帝能够延续张居正的税改,能够建立比较完善的财税分配制度,就不会用大批的流民出现,不可能有流民集结造反。可张居正的的财税改革,最终在其人死后就寿终正寝了...张居正这样一个比较公平的财税改革,为什么会失败流产呢?很简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对官僚地主财产的再分配,减少穷人的苛捐杂税,是有利于大众的改革。但凡历史上有利于人民大众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就是我上文所说的,政治其实就是平衡各方利益的工具,现实的残酷却在于:最“不平衡:的却是劳苦大众..。权贵阶层,他们是不甘心不愿意放权的,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的,不但不想放弃,他们还要变本加厉!政治体制改革缓慢,就要靠完善的相对公平的财税改革配套制度。为什么我党多少年来呼吁收入分配改革和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屡屡流产的原因!!看新加坡,芬兰等政府清廉的国家,公务员公示财产,成了一种可行制度!还用得着成了那么多的反腐部门吗?检察院,反贪局,预防腐败局??尤其这个更可笑!?预防?你怎么预防?你对人性中天性的贪婪和自私能预防的了吗?

呵呵,本来,这个话题要放到论述城镇化时再谈的,因为看到上面几个新闻,感到那么的不可思议,又是那么“合情合理”,心中不平之气郁结啊!不吐不快!反腐败?恕我直言,现在是全民皆腐!自己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吧。不管是谁在台上,都会腐败的...明朝有几个反腐力度像朱元璋的皇帝?再说,朱元璋也从根本上无法遏制和解决腐败的发生!!人性是贪婪的,道德的说教和刑罚的酷刑改变不了贪污的事实。

发表于2013-02-26

政治因素不仅仅只为即得利益托底高房价.站在统治阶层的角度来讲.这个因素也有稳定社会经济的作用.房价如果迅速回落.你就能保证自己买得起房吗?中国人追涨不追跌.市场一观望.他们就发慌!前两年限购之后.跟房地产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深受影响.家具建材装饰家电等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负责任的告诉各位.我是通过一番观察和调研的.去年七月我在所在省城的各大家具商场走了一圈.诺大的商场只有零星几个客人转悠.跟业主聊天.聆听业主们的叹息....生意很冷清.
房价不跌.市场已经这副半死不活模样.你再让房价大跌.经济会陷入大萧条的!那不是要政府的命吗?地产商即使破产了.大不了欠银行一堆烂帐.银行亏本.谁买单啊?政府?政府咋买.印钞!印炒谁还啊?最终是苦逼的劳动人民!
另外高位接盘的老百姓也不愿房价跌.
你说这房价能大跌吗?大跌也可以.就是社会政治经济失控!

发表于2013-02-26

我们的政府,居然在房地产持续的调控无果之后,开始使用这一“永恒”的手段来“调控”房价了?!这竟然像一场阴谋。房产税的大范围内出台在全国实施,将替代那同样有点阴谋意味(因为它姗姗来迟)的“限购”政策。
房地产从一开始调控以来,就是一场利益的博弈。这博弈的背后,尽可能使用“阴谋”和“阳谋”的手段。最终,政府是最大的赢家。地产商们发家致富之外,却还要背负道德舆论的谴责和贪婪的资本家的骂名!
有相当一部分网友,对房产税的出台是寄于厚望的,认为房产税必然要导致房价下降。事实会证明,这将国人的一厢情愿。房产税,他是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一种手段,但不是降房价的手段。请注意政府的用词和根本出发点:要促进房地产合理健康发展。那么有人会慨叹,之前房地产业不合理不健康嘛。为什么政府不促进呢?谁说政府没有促进呢?只不过,很滑稽的是政府的促进方式方法,有点立牌坊的意味。
房产税将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新来源。

发表于2013-02-26

封建王朝历史上,针对政局弊病,有那么几个勇于改革的人,可历史告诉我们,意识建立在民众基础之上的改革家,下场是比较不幸的。真正的改革家,是具有大局意识的改良主义者。主宰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利益及利益分配!说通俗点,根据二八法则,任何社会制度和政权的建立到之后的发展,财富都是倾向于20%左右的少数人。而聪明的统治者对80%的“人民大众”的财富期待,是不会坐视不“管”的。但“管”到最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就把自己给“管”进了坟墓!!80%的人民就是他的掘墓人...
…………………………
现在就让我小结一下,过去多年的房市发展状况:
一、很简单,对GDP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据测算: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的增速贡献率为12%,高峰期2007年高达23%。但它是数字经济的堆砌,是不可持续的。
二、造就了一大批富翁和权贵资本家...
三、城市病...其中表现之一为“鬼城”。
四、、人民是苦不堪言的。调查显示,70%的群体对房价的高企表现严重不满!公租房、廉租房、经适房、农民工公寓..这些本来很好的民生政策保障房,却在地方腐败的官僚体制管理之下,成了有关系有钱人的保障房(非正常手段弄来,然后出租或买卖),那么低收入群体获得几何?大家心知肚明。如果能很好的运用和提高数量,它的确是遏制高房价很好的举措!

五、房价为何屡调屡涨,跟m2的超量发行有很大关联。所以,政府是最大的推手。貌似站在道德的高地,表现为常年坚持不懈的调控,道德说辞表现为:为人民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是外资在托底企图做空中国,我认为他忽略了高层智囊团的智慧。也有人说现在是崇洋派的力量左右朝政,智慧也没用,我认为你可以靠边站了。在持有这两种观点的人眼里,这个国家没救了,悲观意味十足,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落魄失意之人唯恐天下不乱的劣根心态。
...........
仅此而已,不停的涨价,人民对涨的切肤之痛和感受源自于对收入增长的感受、对比。衡量物价高不高,看人民的收入。房价是普通家庭收入的十倍左右!表现为房奴、蜗居..
一套房子,小城市一个人不吃不喝至少十五年是相当乐观统计的。北上广等大城市,用四五十年的家庭收入那都是少的...何谈居住有其屋?何谈和谐幸福?不过,我们的政府在努力,在改进,稍安勿躁?!我们的媒体在努力说真话,医改、教改、收入分配改革等等都在努力前进....我们需要一点阿Q精神哦!我们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人民的未来幸福,默默承受,默默贡献.....
人民做的还不够吗?政府做的还不够吗??不错,我们都在努力,只是,政府在前进的过程中,他所担负的责任是巨大的,他声称代表人民,为人民服务。只是,我们想说,祖国,请停下你快速前进的脚步,聆听一下人民的声音....不仅仅是聆听...是感受,是行动力!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