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如何解读“不行也得行”?

发表于2010-03-08
总理表态,部长随之承诺
必须行,不行也得行
 
第一句,表达了坚毅
第二句,却有些许无奈
 
我们大家也都知道,这几年我国的房地产发展一直在伴随“调控”进行的。
而这些“调控”最终也都变成了“空调”。
那么,我们如何去解读这个“不行也得行”?
换句话说,政府手中有多少牌可以打,可以保证“不行也得行”呢?
 
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税收牌:
增大土地增值税的征收比例、加强土地增值税的征收力度。让开发商在飞涨房价的同时一部分,或者说一大部分收益归国家。
效力更强的税收牌是开征物业税,打击房地产投机和囤积。让拥有多套住房的投机者的成本加大,促使多余房屋流向市场,调解市场供应,从而达到平抑房价的作用。
这个办法因为涉及面比较广,因此宜分步走,分层次实施。也可以在“部分房价增长过快”的城市进行试点。
 
2、金融牌:
鼓励家庭第一套住房的按揭贷款,提高第二套住房按揭首付比例,不发放第三套住房的按揭,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利率。这些办法从一个方面抑制房地产投机,是房地产的发展回到理性的需求道路上。
 
3、改革土地供给制度
改变土地供给中的“价高者得”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实行“价低者得”的售价招标制度。
增大查处力度,增加举报制度,严格查处逾期未开发土地,将其收回投入土地供应市场。
 
4、改变地方政府的收入结构
目前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土地出让占较大比例,这样很容易将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捆绑在同一个利益链条上,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了房地产商利益的保护神。
因此,应该改变这种收入结构,将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国家支柱产业、国家扶持产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关注度。
 
5、暂缓经济适用房,大力发展廉租房建设
经济适用房目前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很多地方的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也是绝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不能负担得起的,而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资格、产权收益等等敏感性问题也时常产生纠纷。经济适用房已经偏离了原先设置的初衷。很多不具备购买资格的人买到了经济适用房,转手卖号或者几年后卖房都有大笔赚头,而真正具有资格的人往往却买不起。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先暂缓经济适用房建设,大力发展廉租房建设,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蚁族的居住问题。
当然也要下大力气监督租住廉租房的资格审查。
 
以上五张牌,可以分开打,也可以组合打。
不同配伍具有不同的效力和侧重。
如何配伍,这就要考验政府的智慧了。
上一页|1|
/1页